01排水工程分类。
1.1城市排水系统。
将城市使用者(包括各种类型的工厂.公共建筑物.居民住宅)排放的废水,经城市下水管道集中处理,集中收集到某一地点的污水,使其排放达到处置地点的质量标准。雨水径流从用户区域排除,大型工业企业集中排水系统和常规污水处理等。
1.2工业排水系统。
工业化生产流程所用的水,包括生产污水,生产废水等,它们排出的废水,进行中和.除重金属等特殊污水处理外,再排入城市排水管道。
1.3建筑排水工程。
建筑物排水工程包括生活污垢。废水排水系统.生产污水的排放.废水排水系统,雨水排水系统等。将用过的污水通过排水系统收集.来自屋顶、庭院的废水、雨水排入室外排水系统。
02排水系统。
居住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可以用一条管道排出,或者用两个或更多独立的管道排出,这种排水管不同的排水管就是一种排水系统。通常将排水体系分为合流体系和分流体系。
2.1合成工艺
工业废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在同一管道中混合而排出的系统称为合流系统。
2.1.1直排合流。
第一个出现的合流排水系统,是把排出的混合污水直接排入水中,无需处理。
2.1.2截流式合流系统
在靠近河岸的地方建一条干渠,同时在截流干管与截流干管交叉之前或交叉处设置溢流井,在截流干管下游设置污水厂。在晴天和初雨期,所有污水均排入污水厂,处理后排放到水体,随着降水量的增加,雨水径流也增大,一部分混合污水通过溢流井溢出,直接排放到水体中。
2.1.3完全合流制。
排出的废水和雨水通过一条管道排入污水处理厂,然后排出。这时,污水处理厂的设计负荷大,要容纳雨水的全部径流量,其水量和水质的频繁变化不利于污水生物处理;处理构筑物过大,平时又难以全用。
2.2分流系统
在排水系统中,根据排水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完全分流制和不完全分流制两类。
2.2.1完全分流制。
全分流制是将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用一条管道排出,而雨水则通过另一条排出的排水管。
2.2.2不完全分散制度
城镇受经济条件限制,只有一套完整的污水排水系统,不建立雨水排水系统,雨水沿路边沟排出,或者为补充原有渠道系统输水能力不足,只建一部分雨水管道,待城市发展后再将其改造成完全分流制。
2.2.3排水系统特征。
1)环保型两种:全截流式合流制截流方式对环境的污染最小;部分截流式合流制雨天污水溢流到水体中,造成污染;
2)成本方面,合流制管道比全分流制节约投资20%-40%,而合流制泵站及污水处理厂投资要高于分流制,总成本上,全分流制要高于合流制。
3)维修管理,合流制污水厂的维护管理复杂。天气好时,合流制管道容易沉淀,下雨天沉淀物容易被雨水冲走,降低了合流管的维修管理费。
03排水管道系统的组成。
3.1排污管道系统组成。
本文主要介绍了城市污水管网系统与城市管网系统。在小区管网系统中,主要收集小区内所有建筑物排出的污水,然后输送到市政管网系统。通常由接户管.小区支管.小区干管.小区干管.小区主干管及检查井.泵站等附属结构组成。
3.2雨水管系统组成。
从屋顶上落下来的雨水通过水沟和雨斗收集,通过落水管送到地面,与落在地上的雨水共同形成地表径流,然后通过雨水口收集进小区的雨水管道系统。经小区雨水管系统流入市政雨水管道系统,再经排水管排入排水管。所以雨水管系统分为小区雨水管系统和城市雨水管系统。社区雨水管道系统是收集地面径流的管道和其附属设施,包括雨水口.小区雨水支管.小区雨水管.小区雨水管.雨水检查井等。
04排水管道
4.1混凝土管道及钢筋混凝土管道。
用于排水、排水,分混凝土管、轻钢筋混凝土管、重钢筋混凝土管3种,管口有承插型.平、企口型3种。
砼管-RC管现场取料方便,制作方便,在排水管系统中被广泛使用。耐酸、碱渗透和抗渗性差、管节短、接头多、施工复杂、自重大、搬运不便等缺点。砼管道最大直径一般为450mm,长达1m,适用于小口径无压管道。轻质钢筋混凝土管.重型钢筋混凝土管道,由于管壁厚不同,承受的荷载载重差别较大。
4.2金属管
其管体结构坚固,强度高,抗渗透性好,管壁光滑,水流阻力小,管段长度小,接口少,施工运输方便。但是,由于成本高,耐腐蚀性能差,所以在市政排水管道工程中应用较少。如果设防地震烈度超过8度或者地下水位高、流沙严重的地区,或者承受较高的内部压力,并且需要特别高的部位才使用金属管。
4.3排水管。
排水管道一般为砖砌.石砌.钢筋混凝土渠道,其截面形式为圆形.矩形.半椭圆形等。
4.4新型管道。
伴随着新型建材的不断发展,用来制造排水管的材料也在增加,新型排水管不断出现,例如:玻璃钢混凝管、热固性树脂管、离心混凝土管等,它们的性能都优于普通混凝土管和钢筋混凝士管。
FRP夹砂管在大口径排水管中已开始应用。FRP夹砂管具有质量轻、强度高、耐腐蚀、耐压、使用寿命长、流量大、耗能小、管节长(可达12m)、接头少等特点,采用橡胶圈连接,一插即用,快速可靠,成本低。
05排水管道基础与覆盖层
5.1排水管道基础。
5.1.1砂基工程。
砂地基又称素土基,主要包括弧形素土基础和砂垫层基础。
5.1.2混凝土枕基。
水泥轨枕是仅在管道接触面处设置的局部基础,一般将C1O混凝土制作成枕形垫块,一般为900或1350管座。该基础适用于干地雨水管道和次要污水支管,通常与砂土地基结合使用。
5.1.3混凝土条形基础。
在整个管线上铺设混凝土条形基础上,将其分为90.135.180的管座形式。
5.2覆土
非冻区内管道覆盖层厚度主要受外界荷载、管道强度、管道交叉、土基等因素影响。排水管道一般覆盖土层厚度不小于0.7m。
冻结区域内,不采取保温措施或水温高于0.15m的生活污水管道或不采用保温措施的工业废水管道,其底部可埋于冰冻线上以上;具有保温措施或水温较高的管道,管道底部在结冰线以上的距离可以增加,其数值应根据该地区或类似条件地区的经验来确定,但管道上覆土厚度不得小于0.7m。
06排水管道网附属结构施工
6.1检查井。
检查井由井底(包括地基)、井身及井盖(包括盖板)三部分组成。
6.2雨水口
雨水口一般设在公路交叉处,路侧边沟一定距离以及有路缘石的低洼处,直线道路的间距一般为25~50m,在低洼易积水的地段,适当减少雨水口间距。
雨水口结构由进水头、井筒和连接管三部分组成。
6.3倒虹管。
下水道通道遇到河流、洼地、地下结构等障碍时,不能按原埋坡度进行埋设,取而代之的是从障碍物下面的凹槽,这就是倒虹管。该装置由进水井,下泄管.并联管.上行管和出水井组成。
07敷设管线。
7.1公称通径(DN)
就是管道和管件的标准直径。按内径计算,这是一种标准,仅近似于内径的内径。由于同号管的外径均相同,而对于不同的工作压力,可选择不同厚度的管道。
7.2额定压力。
介质流经管路时,会产生一定的压力和温度。标定压力的符号是PN,如公称压力是2.5Mpa,可记为PN2.5。标定压力是制造管道及附件的强度标准。
7.3测试压力。
用来测试管道和附件的机械强度和密封性的压力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