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机电厂
同济大学环境学院教学实训基地
咨询电话:
021 -65988361

中进周出幅流式沉淀池的工作原理及设计要点

栏目:行业知识 发布时间:2021-10-25 浏览量: 2559
分享到:
中进周出幅流式沉淀池又称普通辐流沉淀池,污水流入中心管道,通过导流筒上的孔辐射到池周围。污水在入流区附近速度较大,池周围流速较小

    中进周出幅流式沉淀池又称普通辐流沉淀池,污水流入中心管道,通过导流筒上的孔辐射到池周围。污水在入流区附近速度较大,池周围流速较小,入流区附近沉淀效果较差。由于池周围较长,出口处的出口堰口不易控制在同一水平,因此采用锯齿形三角堰或淹没式溢流孔,尽量使出口均匀。设计要点如下:

    1.浮渣挡板淹没深度0.3~0.4m,高于水面0.1~0.25m,距集水槽0.25~0.50m。

    2.池径小于20m时,一般采用中央驱动刮泥机,其驱动装置设置在池中心走道板上;池径大于20m时,一般采用周围驱动刮泥机,驱动装置设置在桁架外缘。

    3.刮泥机的旋转速度一般为1~3r/h,外周刮泥板的线速不得超过3m/min,一般为1.5m/min。

    4.周边进水的辐流沉淀池效率高。与中心进水和周边出水的辐流沉淀池相比,表面负荷可增加约1倍。

    5.中心进水周围出水配水均匀,沉淀效果好,但锯齿溢流堰清渣难度大,不清影响出水。
香港六宝典免费资料大全

    6.中心进水周边出水适用于土地利用充足的项目(直径小于20米的二沉池),其施工比周进周出简单。

    7.导流筒内出水孔流速不应大于0.2m/s;

    8.稳流筒下缘淹没深度为水深的30-70%,低于导流筒出水孔下缘0.3m以上,稳流筒下降速度应为0.02-0.03m/s;

    9.辐流沉淀池挡板淹没深度与池中心高度的最佳比值为0.4-0.6,挡板与水孔的距离与池半径为0.07-0.08,集水槽与池边壁的距离与池半径的比值为0.2-0.03,集水槽宽度与池半径的比值为0.02-0.03。

    10.内置单侧堰和内置双侧堰对沉淀池流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出水口附近。双侧堰时,集水槽负荷率低于单侧堰时,降低了对水流的吸引力,降低了水流上升的冲击力,明矾不易破碎,使集水区水流速度平缓,降低了出水浊度。

    11.集水槽距池侧壁向内一定范围内出水水质最好,而不是沉淀池最外围。悬浮物浓度的最低点在距池侧壁2-3m处,但沉淀池体环形结构的影响使得这种布局难以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