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斜式沉淀池(管状)是按“浅层沉淀”原理,在沉淀池中设置斜板或蜂窝斜管,以提高沉淀效率。根据水—泥相对运动方向划分,斜板(管)沉淀池具有异向流、同向流和侧向流三种形态,在污水处理中主要采用升流型异向流斜板(管)沉淀池。
倾斜式沉淀池(管状)是一种高效、快速、占地面积小的新型沉淀池,在城市污水、工业废水中常用的预处理工艺,处理效果稳定,运行费用低。在污水处理的二沉池工艺中,由于经生物处理的混合液中固体含量较高,采用斜板(管)沉淀池处理,抗冲击负荷能力差,效果不稳定;同时,混合液中的溶氧含量高,倾斜板(管道)易滋生藻类形成生物膜,运行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堵塞斜板(管)过水区域,清理十分困难。
倾斜式沉淀池(管)的表面负荷约为普通沉淀池的一倍左右,因此,当需要挖掘原有沉淀池潜力或需要压缩沉淀池占地时,可采用斜板沉淀池。
斜交板沉池(管)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常用于斜板(管状)沉淀池的进水由斜板(管)层的下部进入,由下往上,流经斜板(管),微粒沉没于斜板(管)底面,当堆积到一定程度后自动滑落到由穿孔管排出池外的集泥斗,沉淀池的水面用穿孔管集集或三角堰溢出上清液。倾斜式(管)沉淀池的基本要求如下:
(1)斜板的垂直净距通常是80~120ram,斜管的孔径通常是50~80mm。斜撑(管道)的长度通常是1.0~1.2m,倾斜角度通常是60°。斜面板(管)的上水深度和下缓冲层高度通常为0.5~1.0m。
(2)斜板的上端应倾斜安装到沉淀池进水端。在池壁和斜板之间设置阻流挡板,以防止水流短路。
(3)进水方式一般设置配水整流器,常用的是开孔配水板、开缝配水板等,配水整流器的流速一般小于0.15m/s。出水方式一般是在池面未设置多条集水槽的情况下,集水槽集水方式为孔眼式或三角堰。
(4)斜板(管状)沉淀池一般是采用集泥斗收集污泥后靠重力排泥,每日排泥l~2次,或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排泥次数,甚至继续排泥。
(5)初沉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一般。